鋼材需求趨穩今年平均鋼價仍有望高于去年
發布日期:2017-04-21 瀏覽次數:7090 Tag:鋼材需求趨穩今年平均鋼價仍有望高于去年|焊接鋼管廠家|焊接鋼管規格
鋼材價格自去年6月份開始上漲以來,在今年3月再次出現回落的態勢。
4月20日,鋼協數據顯示,3月末,鋼鐵協會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01.81點,環比下降4.41點,降幅為4.15%,環比由升轉降;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2.94點,升幅為47.83%。
鋼協稱,3月份,受前期市場預期上升影響,鋼鐵產能加快釋放,鋼鐵產量明顯增加,市場供需壓力加大,鋼價出現回落走勢。
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伴隨鋼材市場升溫,一些風險因素亦逐步累積,4月份后全國鋼材價格深幅跌落,再次演繹過山車行情。
即便如此,中國鋼材市場“樂觀猜想”依然存在。例如陳克新預計,在雄安新區10年城市建設過程中,地下管廊、軌道交通、環境保護等配套建設,以及鋼結構等現代建筑技術的廣泛采用,所需要的鋼材總量可能達到2億噸。
一季度鋼材量增價跌
在去年下半年鋼價上漲的驅動下,一些鋼廠開始增加產量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3月全國粗鋼、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7200萬噸、6200萬噸和9676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1.8%、增長1.3%和下降0.7%;其中,粗鋼日均產量達到232.26萬噸,同比增長6.42%,創歷史新高。
從季度數據比較來看,今年第一季度,中國粗鋼產量為20110萬噸,同比增長4.6%。2016年一季度粗鋼產量為19201萬噸,相比于2015年同期下降了3.2%。
鋼協數據顯示,4月14日,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363萬噸,這一數據相較2月底、3月初的1600萬噸庫存有所下降,但也高于上年末的947萬噸。
鋼材產量和庫存的上升態勢使3月國內鋼材價格由升轉降。分區域來看,華東地區降幅較大,環比下降4.71%;西南地區鋼材價格降幅較小,環比下降2.84%;東北、華北、中南和西北地區分別環比下降3.70%、4.58%、3.94%和3.66%。
進入4月中旬,鋼價下跌的態勢持續。蘭格鋼鐵研報認為,由于期貨價格大幅下跌,加上清明節后庫存持續上升,大部分商家心理預期趨于悲觀,開始大量低價甩貨,個別地區品種周跌幅超過了300元。
陳克新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分析,前幾個月鋼材市場升溫后鋼鐵企業開足馬力增產,同時鐵礦石價格出現回調,房地產市場降溫等因素使鋼企對市場存在很大疑慮。
記者注意到,3月份,主要原材料、燃料價格也出現回落態勢。從環比情況看,國產鐵精礦價格上升11元/噸,升幅為1.53%;進口鐵礦石價格下降10.52美元/噸,降幅為11.65%;冶金焦價格上升100元/噸,升幅為5.83%;廢鋼價格下降112元/噸,降幅為6.18%;煉焦煤下降55元/噸,降幅為3.75%。
鋼協報告認為,進口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回落影響,鋼價難以再大幅上漲,將呈逐步趨穩態勢。
今年平均鋼價有望高于去年
鋼材需求量與制造業、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行業相關,鋼材需求量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這些行業的景氣度。
從下游用鋼行業情況看,一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9.1%,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.9個百分點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8%,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.0個百分點。鋼協研報稱,一季度用鋼行業保持增長,鋼材需求較為平穩。
鋼協數據也顯示,雖然今年以來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量高于去年同期,但從環比來看,3月初以來,庫存量處于下降態勢。
有業內專家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市場景氣度上升,銷售、庫存就會同步上升;反之,銷售、庫存則同步下降。市場活躍,銷售就快于庫存,企業庫存壓力就減??;市場疲軟,庫存就會快于銷售,庫存壓力就上升。
雖然當前鋼價出現回調,但業內仍有不少樂觀預期。
3月27日國家發改委的鋼鐵去產能會議提出,今年去鋼鐵產能要把握好“三條線”:第一條線是“底線”,要確保完成5000萬噸左右的去產能任務;第二條線是“紅線”,要徹底取締“地條鋼”;第三條線是“上線”,要密切關注鋼材市場價格,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。
陳克新表示,如果全面取締“地條鋼”和大力度去產能目標能夠真正實現,勢必對鋼材行情產生很大的向上推動,尤其是在鋼材價格深幅回調以后。
當前鋼材需求增加的預期也在升溫。例如,雄安新區的設立也為市場提供了信心。陳克新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說:“有機構計算,雄安新區10年城市建設總計需要1.2億至1.4億噸鋼材。這個數字還是比較保守的??紤]到新區建設起點很高,地下管廊、軌道交通、環境保護等配套建設,以及鋼結構等現代建筑技術的廣泛采用,新區建設所需要的鋼材總量,可能達到2億噸,甚至更多?!?br />
另外,在陳克新看來,當前房地產市場比預想的要好,全球經濟繼續回暖使鋼材出口有可能回升,因此預計2017年鋼材市場行情進入新的上升周期,全年鋼材平均價格高于上年水平;同時市場價格寬幅震蕩,有可能多次演繹“過山車”行情。